学习校长大学堂心得体会之一
观看唐思群《师生沟通艺术》有感
2020年初,在这个在家上班抗击新冠肺炎战疫的特殊假期里,我们这些在家授课的老师有机会认识了校长大学堂这样一个平台,学习观看了很多有意义有价值的课程,有关于网络授课的新型科技软件技术课程,也有各个大家都所熟知的教育家魏书生等教育界大咖的讲座,更有教育在一线的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班主任管理经验的优秀教师的分享课程,都让我一个小小的农村教师受益匪浅,所获甚多。
这个学习过程我坚持了37天,几乎每天都会学习不同的校长老师们班主任们的分享和讲座。独独唐思群教授的这一课程让我感受颇深。她从刚开始的一个教师亲身经历案例讲起,为什么年轻的这位教师把从经验丰富的那个老教师那里学习来的维护课堂纪律的小窍门使用后不但没有成效反而适得其反,学生得寸进尺?这个案例让我一下子惊醒了,就好像突然顿悟了一样,是呀,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之前也是这样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一点点的在唐教授的带领下明白了,原来这就是师生沟通的艺术。
听了《师生沟通的艺术》这个讲座,真切地感受到教育是一件多么细致的事,做好了也便成了一门艺术。教育效能产生的前提是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效能高低的关键。而师生沟通是学校教师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和理想的重要手段。
在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时,我们总是急于解决问题,而忽略了解决的过程。如果教师在沟通过程中使用了不恰当的语言和沟通立场,就会导致不恰当的沟通,然后造成双方的冲突和误会。那么如何有效地与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沟通就成了解决问题的根本。
首先,唐教授说,学生先从感情上接受老师,再从理性上接受老师所提供的教育。很多时候,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会不自觉地对学生使用责备、命令、批评、恐吓、怀疑、质问、奚落等语言,并且经常使用“你必须”、“你最好”、“你应该”等词语,这就是沟通中的常见的错误模式——“你向信息”,它往往基于个人的主观意识过强、忽略别人的感受,不留余地地说出对别人的评价,结果造成对方的不悦,这种表达方式会使对方抗拒、畏缩,它违背了人际沟通中的基本原则,是不利于师生正常关系的发展的。
其次,为了让学生更愿意接受教师的观点和劝告,我们要减少“不接受语言”出现的频率,而要设身处地地了解对方的感受,再做出相应的反应。同样的,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也应该让学生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也许学生会有更好的表现。这就是“我向信息”,即教师所说的话是有关他对学生的感觉,以及这个行为对他的实质影响。比如,面对学生比较吵,教学工作无法进行时,有的教师会命令“闭嘴!安静!”有的教师会说“我看到你们这么不认真听课,心理很难受”。前者就属于你向信息,后者则属于我向信息。后者在学生心理形成的影响会更大,因为教师能够敞开心胸做自我评价,坦诚面对自己的内心情况,这使学生把老师当做一个真实的人来看待,也会失望、难过、愤怒、有缺点和弱点的真实的人,和他们一样的人,这样可以减少沟通中的障碍。而且,这样的表述是把学生行为的责任留给学生自己去承担,通过教师对自己内心的评价,他们会自知体谅老师并帮助老师,而不会产生怨愤,因为教师没有直接的否定,而是通过自己内心的感受使学生改变。
第三,唐教授还给我们通过案例,介绍了针对各种情景增进师生沟通的11个实用技巧,包括站在对方个人感受和利益的立场、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深度领悟与理解、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运用技巧等。良好的沟通,需要耐心地聆听对方,了解对方心中的感受。教师对学生积极聆听的态度,可以使得学生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并肯定自己的价值。而通过教师坦诚的申述,学生会体会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带给老师哪些影响,并愿意去改变。所以我们要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让学生理解我们。当然,面对问题可以这样解决,面对学生的值得褒奖的行为时,我们也应该发出“我向信息”,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行为带给老师的快乐、欣慰,这也是促进沟通的有效方式。
总之,建立有效的沟通才能建立信任、亲密和忠诚等支持教育效果的关系,才会促进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善班风;良好的沟通还可以克服有害情绪,比如愤怒、恐惧、害羞等,同时也会让同学或者师生之间自愿的提供更多的帮助。所以,我们要尽量努力地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良好的沟通方式,让自己的教学效果功能都得以提高。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