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奥运冠军的故事多篇600字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走进名人,了解名人,是激励青少年走向成功的途径之一。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外奥运冠军的童年故事,向读者揭示了改变人命运的因素,反映了他们的志向和为实现理想努力奋斗的心路历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奥运冠军的故事,希望你喜欢。
1996年在登上飞往亚特兰大的飞机时,郭晶晶绝对不会想到,从此开始的5年将是她一生中最难熬的时光。
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跳水队进行了换血,两届奥运会女子跳板冠军高敏退役,由于郭晶晶的出现,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跳台冠军伏明霞转向3米板。但出于稳妥考虑,伏明霞兼项女子跳台。比赛中,郭晶晶的动作难度系数是所有选手中最大的。第一次参加如此大赛,又被寄予厚望,15岁的郭晶晶有些不堪重负。“比赛的时候我已经蒙了,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跳的。”在这种压力下,郭晶晶出现了失误,最终只获得第五名。伏明霞则囊括了跳板、跳台两枚女子跳水金牌。世界女子跳水进入了“伏明霞时代”。
奥运归来,全力为第八届全运会做准备的郭晶晶在训练中因为一次意外,从跳台上摔下,右腿骨折。十五六岁正是少女的发育期,停止训练的郭晶晶身高长了10厘米,体重到了55公斤。这对于一个跳水运动员简直是致命的。但郭晶晶没后退,在她的伤初步允许训练后,她执着地开始了恢复训练。
训练是从减肥开始的。当时已是春末时分,天气开始转热,但郭晶晶却穿着密不透风的减肥训练服,忍着右腿传来的阵阵疼痛,跳绳、跑步。那一段时间,在中午时分路过保定燕赵大酒店时,经常可以看到两个穿着厚重衣服跑步的“疯子”,其中一个就是郭晶晶。三年时间,1000多个艰苦的日日夜夜,郭晶晶没有放过一天假,每天都要进行几百次的陆上、水上动作练习。运动量一大,以前受伤的脚腕出现了炎症,疼痛难忍,但她却没有因此耽误一天的训练,她常常是哭着顶下一堂课来。有时,实在太疼了,就打一针封闭,再接着练。
通过系统训练,郭晶晶信心、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间,她夺得了1998年世界游泳锦标赛女子3米板亚军,曼谷亚运会3米板冠军,1999年世界杯3米板双人冠军、单人第3名。
雅典奥运会前,郭晶晶曾这样说道:“如果能够站到奥运会冠军的领奖台上,我可能会哭得跟泪人似的,也可能一滴眼泪都不掉,平静得不得了。”
2004年8月14日,雅典奥运会开赛第一天,郭晶晶与队友吴敏霞合作,力压俄罗斯的伊莲娜/帕卡琳娜,为中国代表团拿到了首枚跳水金牌,也拿到了自己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圆了多年的梦想。郭晶晶果然非常平静,一脸微笑,滴泪未掉。
她笑意盈盈地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相信自己的实力,早已下定了必胜的信心。比赛中,没有必要想得太多,只要把每一个动作像平时训练那样发挥出来,不失误,别人就难以超越,冠军就是我们的。”在当晚的总结会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对郭晶晶组合的精彩表现予以高度评价,“充满自信、圆满展现了优势项目的风范。”并要求各运动队向她们学习。
12天后,郭晶晶再次微笑着走进了雅典水上综合中心。这一次她要向世界真正证明自己,第三次向奥运会单人跳水金牌发起冲击。她轻松地向观众致意,还上前拍了拍吉祥物“雅典娜”毛茸茸的头,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写在她青春的脸上。比赛开始了,郭晶晶也开始了她的表演。每一次走板、起跳和入水,都完美地诠释了跳水运动深藏的美感与诗意。不过才四跳,郭晶晶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冠军,成为雅典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继张怡宁之后,第二位夺得两金的运动员。但她依旧是一脸迷人的微笑。
从青涩懵懂历练到宠辱不惊,也许只有郭晶晶自己知道这淡淡一笑里的辛酸和苦涩。回忆当时,郭晶晶说:“我自己吃过什么样的苦,我自己知道就可以了。我为什么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知道。我只知道,实现梦想的人是快乐的,我想让世界分享我的快乐!”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和一些徒手项目不同,射击需要运动员做到人和枪械的完全统一,也就是“人枪合一”。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射落”中国体育代表团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之后他将这枚中国体育分量、成色最足的一枚金牌捐赠给了中国革命博物馆,但他始终珍藏着那把立下赫赫战功的枪。可见,射手和枪是有感情的。
在所有中国射击队的现役队员中,陶璐娜的那把金枪无疑关注。在10米气枪比赛和训练中,陶璐娜至今仍在使用这把金枪。这把金枪工艺细腻、制作精美,木柄粗犷大气,尽显大师风范。
这把金枪还有一段来历。2002年,瑞士一家公司为了奖励奥运冠军,特地为陶璐娜度身定做了这把金枪。枪身用合金制作,外表镀金,枪的一侧刻着型号CM162。陶璐娜为自己的金枪选了一个号码10000号,制作方将这个号码刻在了枪身上,在枪的另一侧则刻有奥运冠军陶璐娜的字样。
5年来,这把金枪一直跟随着陶璐娜。它曾带来过釜山亚运会金牌的荣誉,也伴随主人一起体会雅典奥运会无缘决赛带来的辛酸。在经历了几度换枪后,陶璐娜如今还是钟爱这把金枪。也许,这把金枪的志向就是夺得一枚奥运会金牌。
说到枪械,就不能不提“换枪”。通常来讲,枪械设计工艺和精准度的提高都会导致一轮换枪的风潮。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同样是在中国队,李对红、谭宗亮和杜丽对此就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
亚特兰大奥运会冠军李对红就曾对自己那把已近20岁“高龄”的国产“东风五”手枪情有独钟,这支女子运动手枪旧了、坏了,换了零件继续用。而男子手枪慢射老将谭宗亮的枪一用也是十多年,他自己也说,对老枪“有感情了”。
但杜丽则不同,屈指算来,她这么多年已经换了10多次枪,这或许也创造了现役国手换枪的新纪录。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夕,国家队引进了一批新枪,而杜丽的枪正好坏了,她决定换枪。要知道,在大赛前换枪可是大忌。不过,杜丽还是在回山东队休假调整之机偷偷用上了新枪,手感还不错。经过和国家队协调,杜丽得以带着新枪出征雅典奥运会。没想到,这杆新枪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打”下了奥运会首金。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奥运冠军的故事多篇600字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