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优选10篇) 由会员“Jenny”整理投稿精心推荐,小编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目录】篇1:陈太丘与友期教案篇2:陈太丘与友期教案篇3:陈太丘与友期教案篇4:陈太丘与友期教案篇5:陈太丘与友期教案篇6:陈太丘与友期教案篇7:陈太丘与友期教案篇8:陈太丘与友期教案篇9:陈太丘与友期教案篇10:陈太丘与友期教案【正文】篇1:陈太丘与友期教案教材分析
1.新课标要求构成学生对亲情的认识和感悟本事,这是篇课内阅读课文,要求学生经过学习有自我独特的见解,感悟浓浓的父子情,亲情是人间真挚而完美的'感情,这一单元体现了亲情的丰富和多样,从而引起我们的共鸣。
2.本节课要学生学习元方小小年纪就明白维护父亲的尊严,感悟亲情,明白诚信与礼貌的重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情分析
1.课文短小精悍却反映了道理,要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自我感悟出道理。并树立进取的人生态度。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从文言字词到感悟,再到进一步谈自我的看法。
3.学生认知障碍点:如何看待元方的做法,构成自我的见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本事:积累文言词语,能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资料,并争取能背诵。
过程和方法:读并体会故事的资料及其中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资料,准确理解课文资料。
诵读背诵课文,引导学生对诚信与礼貌的感悟。
教学难点:领悟深刻的做人道理
教学过程
导入:
这节课教师想领同学们再次走进精典故事,去认识一位小朋友,它穿越时空,沿着中华文化的长河正向我们走来,让我们一齐去见见他好不好?[引出课题}这是一篇文言文,究竟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我们来读懂它
初读感知
1、学生朗读,同学评价
2、齐读
译后再读,合作学习
1、对照注释边读边疏通文意,小组合作
2、落实重点词句
3、学生讲故事
4、引导朗读,注意停顿与重音,把握感情,师生点评。学生互相挑战诵读,熟读背诵。
品味探究
1、读了这篇课文,你悟到什么[由www.网友投稿]
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
3、如果是你怎样办
设题意图:经过对问题的品味探究,让学生了解资料,构成自我对课文深刻道理的理解,对父子情的感悟,明白诚信与礼貌的重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教师点拨: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尝试用诚信、宽容、理解的方式去与人沟通
课堂小结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天地为宽,真诚为骨,做一个高尚的人,正直的人。我们相信:诚信相伴,一生无悔。
篇2: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一、导入
二、读文释义
(一)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把课文朗读一遍,注意结合课下注释吧字音读准确!
2、请全班同学齐读。
3、请一个同学点评齐读的情景。
(二)疏通文意
1、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请大家放开声音自译课文,前后桌也能够互相帮忙翻译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标出来。
2、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句,师生共同解决。
3、考查学生对字词句掌握并链接现代常用的成语。(屏幕出现古今链接题)
(三)动笔积累
三、依文说故事
1、简单直译
字词障碍清除了,课文资料更清晰,也更容易理解了,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好不好?
2、想象创意
要想生动起来,就要把想象合理地加进去,让自我走进故事中去。想想当事人的心境怎样,表情怎样,动作会怎样?同学们能够互相先讲一下,能够互相补充啊!
四、读文悟“怒”
1、经过讲故事,同学们应当对课文的理解更深一层了。请同学们再来朗读课文,看能不能把刚才欠缺的遗憾弥补上。先请女同学齐读,男同学注意听,评价她们读得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2、要想把这篇文章读好,我们要抓住哪种情绪来读?抓住一个“怒”来读,读时体会他们“怒”的不一样:陈太丘是无声的怒,友人是恼羞成怒,元方反驳友人的话,是针锋相对的怒!请男同学来读一遍。看能不能把这些情感体现出来。
3、再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五、品文评“怒”
这是一个因诚信引起矛盾冲突的故事。大家全都生气了,全都在发怒,并且都有自我充足的发怒理由!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认为谁的发怒更合乎情理,或你认为谁的发怒不太妥当?
六、据文息“怒”
1、陈太丘无声的抗议不仅仅没让友人意识到自我的错误,还引起了友人的`大怒;元方针锋相对有理有据的指责虽然让友人惭愧却显得有些不礼貌了。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呢?假如是你,你会怎样说或怎样做呢?
2、生活中不可能没有冲突、没有矛盾,同样的问题不一样的人处理,就有不一样的结果。既能委婉地表达自我的不满,又不激化矛盾,更能解决矛盾,这就是说话的艺术。所以,我们在欣赏元方纯真睿智、敬佩陈太丘率性而为的个性、感叹友人知错就改的品行时,也应尝试着象同学们说的那样以诚信、理解、宽容的态度,更以睿智的语言、较好的修养去应对生活中的种种冲突,去平息愤怒。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和谐完美!
3、一篇短短的小故事,涵盖了如此丰富的资料。教师和你们一齐合作背下这个小故事吧!我背旁白,同学们背友人和元方说的话。
七、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一的第2小题
篇3:陈太丘与友期教案后面还有多篇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能讲译,能理解课文的主旨。
2.积累文言词语,提高自主阅读文言文的本事。
3.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理解“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引入课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咏雪》,文中主要赞颂的人物是谁?(东晋才女谢道韫)赞美了她什么呢?(聪明有才学。)我们此刻来学习《陈太丘与友期》,看主人公是谁?主旨是什么?
二.教师范读,学生齐读,然后再叫一个学生单独读,读后让学生评论正误优劣。
三.学生自学课文并讨论。(可让学生先分组讨论,再全班讨论)
1.读懂课文并翻译。 ……此处隐藏7717个字……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
2、在理解文章主要资料的基础上把握文章主旨。
难点:
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意义,学习从小做一个守信的人。
教学过程:
一、齐读导入
二、积累字词,疏通文意
1、小组合作翻译,教师巡视解决小组提出的问题。
教师提示:注意下文注解的运用,将课下注释还原。用圈点、标注法做好笔记。
2、答疑解惑
提出疑问,全班共同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讲解。
3、四人小组展示交流
教师要求:展示时按2人朗读,1人,句子翻译,1人重点词语强调的顺序进行。一句一组。
4、教师适时点拨讲解古今异义词如“去”,通假字、省略句等文言文积累知识。
5、小组朗读(齐读或分主角朗读),加深理解,明确朗读停顿。
三、研读课文
1、从文中的描述中能够看出陈太丘的朋友是个什么样的人
不守信用,没有礼貌但知错能改。
2、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无信、无礼。
3、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可是分。因为元方认为这种无信无礼之人,不值得与他交谈。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太过分。既然友人已经感到惭愧了,对父亲的朋友应当以礼相待。
4、中心思想
告诉人们诚信是立世之本,要人们做一个守信之人。
四、课外延伸
你有过和文中人物类似的经历吗你对“守信”这个问题持什么样的看法
(以上问题可让学生自由发言,对守信的问题,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伺机加以正确的引导)
五、小结
“信”是立世之本,陈太丘的友人不守信,连七岁的小孩子亦知其不可,对他很不以为然,“信”之重要性于此可见一斑,所以,我们从小要做一个重礼守信的人。
常言道:守信走遍天下,寡信寸步难行。我期望同学们“以诚待人,以信做人。”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册
3、积累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
七、教学反思
本堂课上学生表现得较为活跃,能够参与到课文的分析中来,但对于文言字词的积累依然存在问题,而课堂上没能及时的纠正并给予指导。
篇10:陈太丘与友期教案[教学目标]
1.能准确识别并翻译文言文中部分实词,了解古今异义词。
2.经过朗读训练,掌握文意,引导学生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经过朗读训练,掌握文意,引导学生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教学设想]
经过朗读翻译课文,讨论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领悟讲诚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方法]
阅读法:读时品味人物语言,体会人物表达情感。
探究法:交流读时的感受,疏通文意,理解课文资料。
评价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人物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要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故事引入
由中国古代英雄少年引出元方。
简介《世说新语》
学生举出孔融、司马光等古代少年。
学生扩充文化积累,了解《世说新语》。
经过话题表达,激发学生学习此文的热情。
朗读全文
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录音,要学生注意读音准确。
2.请学生齐读,读出说话者的语气语调,准确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3.个别学生朗读。
1.学生轻声模仿跟读。2.经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资料。
3.个别学生朗读,其他同学纠错。
经过朗读,熟悉课文资料。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
研读词句
理解大意
1.请学生结合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并提出难译、难懂的句子。
2.重点字句的理解抽查:“期、舍、乃、委、引、顾。”关键字。“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待君久不至,已去。”
3.归纳翻译技巧:增、删、调、替。
1.学生自行默读并翻译,提出问题。
2.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注释和古代汉语字典,区分“去、戏”的古今异义。掌握“期、舍、乃、委、引、顾。”等词的含义。“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待君久不至,已去。”“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1.能流畅翻译。
2.掌握基本实词。3.熟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分析探究
本事拓展
1.讲述故事情节,找出矛盾冲突所在。
2.学生分组研讨人物性格。
3.总结提炼文章主旨。
4.发散思维,提出妥善化解冲突的设想。
1.学生复述课文并概括课文的起因、经过、结果。
2.学生分组合作,热烈探讨人物性格。
元方:明礼刚正,针锋相对,义正词严。
友人:无信无礼,知错能改。
太丘:守时爽约,率性而为。
3.学生进取踊跃,提出妥善化解冲突的各种设想。
1.提升语言表达本事。
2.提高分析人物形象和把握文章主旨的本事。
布置作业
巩固知识
1.背诵默写课文。
2.以和谐人际关系为主旨,续写本故事,做到合情合理。
完成作业,感悟诚信的重要性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必要性。
1.巩固课堂知识,培养阅读和鉴赏本事。
2.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会主动解除误会的技巧,提高化解矛盾的本事,到达和谐人际关系的目的。
【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
友人:问——怒——引之:无信无礼,知错能改
元方:答——曰——不顾:明理刚正,义正言辞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过程,借助多媒体完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基本按照设计意图完成。我的教态自我感觉简便自然,学生参与意识强,师生互动次数较多,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思路清晰,井然有序。我认为此堂课我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也请教了多位同仁,深深的意识到上好一堂课是多么的不易。可是收获也是令人满意的。但不足有二:幻灯片在使用过程中,有一处播放时,正值学生思考问题,它的响声打断了学生的思路。又一是作为语文教师语言不够优美和凝炼,无法将学生带入美妙的语文课堂。可是我定会努力,争取有提高。
【小编简评】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优选10篇)如果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请在搜索更多其他陈太丘与友期教案范文。
【网友评价】很久没这么认真的写文章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