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思维在日常工作中的运用
——2022年教职工培训讲稿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多效率低下的例子。例如有些人只知道一味地例行公事,而不顾做事的实际效果;他们总是采取一种被动的、机械的工作方式。在这种状态下工作的人,往往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工作中不思进取,敷衍塞责,总是为自己找借口,无休止地拖延……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做事高效的例子。例如有些人做起事来注重目标,注重程序,他们在工作中往往采取一种主动而积极的方式。他们工作起来对目标和结果负责,做事有主见,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工作中出现困难的时候会积极地寻找办法,勇于承担责任,无论做什么总是会给自己的上司一个满意的答复。
高效能人士与做事缺乏效率的人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前者是主动工作、善于思考、积极找方法的人,他们既对过程负责,又对结果负责。而后者只是被动地等待工作,敷衍塞责,遇到困难只会抱怨,寻找借口。
另外,高效能人士不仅善于高效工作,同时也深谙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艺术。他们既不会为工作所苦,也不为生活所累。他们不是一个不重结果,被动做事的“问题员工”,也不是一个执着于工作,忽视了生活、整日为效率所苦的“工作狂”。
一个游刃于工作与生活之中的高效能人士,应当具备很多素质,比如“做事有目标”、“能够正确地思考问题”“是一个解决问题的高手”“重视细节”“高效利用时间”“勇于承担责任,不找借口”“正确应对工作压力”“善于把握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善于沟通交际”“拥有双赢思维”,等等。这次培训本来是要讲讲我在福州大学读研究生期间导师的一门课程《设计思维》,但是在前一段时间的准备过程中,我发现这个新东西对于我们学院目前的阶段和发展现状来说不是很合适,所以又调整了一下,今天的培训主要从思维培养入手,围绕提高工作绩效、时间管理、人际关系、保持身心健康、把握生活平衡、释放压力、控制忧虑等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的问题,提出一些影响我们工作和生活效能的思维方式,内容涵盖工作理念、做事心态、解决问题的方法、交际艺术等方面。
思维能力: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来解决问题的。我们常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
思维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等能力。它是整个智慧的核心,参与、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动。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有没有智慧,主要就看他的思维能力强不强。要使自己聪明起来,智慧起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培养思维能力。
目录
一、深度思维
二、专注思维
三、执行思维
四、沟通思维
第一章 深度思维——透过复杂直抵问题的本质
一、从重点问题突破
从重点问题突破,是高效能人士思考的习惯之一,如果一个人没有重点地思考,就等于无主要目标,做事的效率必然会十分低下。相反,如果他抓住了主要矛盾,解决问题就变得容易多了。
(一)集中精力在重要问题上
成功人士遇到重要的事情时,一定会仔细地考虑: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哪一方面呢?怎么做才能使我们的人格、精力与体力不受到损害,又能获得最大的效益呢?把精力集中在重要问题上,从重点问题上寻求突破,是高效能人士的一项重要习惯。在达到你的主要目标的过程中,你所能使用的所有事实都是重要而有密切关系的,而那些不重要的则往往对整件事情的发展影响不大。某些人忽视这种现象,那么机会与能力相差无几的人所做出的成就大不一样。那些有成就的人都已经培养出一种习惯,就是找出并设法控制那些最能影响他们工作的重要因素。这样一来,他们也许比起一般人来会工作得更为轻松愉快。他们已经懂得秘诀,知道如何从不重要的事实中抽出重要的事实,这样,他们等于已为自己的杠杆找到了一个恰当的支点,只要用小指头轻轻一拨,就能移动原先即使以浑身的力量也无法移动的沉重的工作分量。一个人只有养成了重点思维的习惯,才能在实际中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从而赢得经营上的成功和丰厚的利润。也才会在日后的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另外,具有重点思维习惯的人从来不会去回避问题。因为最大的问题,可能恰恰是“没有问题”。
(二)多问几个“为什么”
人的一生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大有小。世界上的问题有两种,一种叫作暂时性问题,另一种叫作永久性问题。
在这个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成对存在的,有上就有下,有白就有黑,有阳就有阴。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关键是你如何看待它。
面对任何事情的发生都要问这样的问题:
1.这件事情发生的目的是什么?
2.不问我失去了什么,而要问我要如何才能得到。
3.这件事的发生对我有什么好处。
4.我要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5.对于这件事我学到了什么。
问什么样的问题,就能得到什么样的答案。问好的问题,得到好的结果;问不好的问题,得到不好的结果。那些具备重点思维的高效能人士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懂得问比较好的问题。
英特尔公司的副总裁吉尔伯特先生建议我们从以下5个方面去找问题:
第一,向“关键点”要问题。关键点往往决定全局。因此,请重视:哪些点、哪些环节、哪些岗位、哪些人、哪些时间是关键的?“关键点”抓准了就会“纲举目张”。
第二,向“薄弱点”要问题。一个链条有10个链环,其中9个链环都能承受100千克的拉力,唯独有一个链环的承受拉力只有10千克。那么这个链条总体能承受的拉力取决于最薄弱的那个环节,只能是10千克。“木桶原理”也指出:木桶能盛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些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
第三,向“盲点”要问题。盲点就是你疏忽而看不到的地方。向盲点要问题,就是要到我们容易忽视的点、岗位、部门、工序、人员、时间等上面,去发现问题,或去防止问题的发生。
第四,向“奇异点”要问题。奇异点,是异乎寻常的点。异常现象可以提供新的机遇,或者引发创新,带来变革,也可以引发破坏,从而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第五,向“结合点”要问题。上下级之间、家庭与工作单位之间、前后工序之间、甲乙方之间、单位与外部环境间、计划的两个环节之间等等,都属于两个事物的连接部位,即结合点。结合点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为什么?因为结合点部位是信息的集散地,是矛盾的集中地,是人们注意力的关注点。
找准了这5点,不仅容易避免出现引发损失的问题,还能把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而且由于善于探寻问题,很可能还有新的创造与发 ……此处隐藏14375个字……话找一个好的切入点
我们与别人谈话,切入点的选择非常重要。一个高效的谈话者在与别人谈话时应选好切入点和开场语。如果我们在讲话时一开始就使自己被听众认同,使“听众”被吸引,那么,我们接下来的讲话就可能是卓有成效的。
1、共鸣(兴趣、爱好、经历、求学、遭遇)
2、利益(目的、点、关键)
3、开头(场面、幽默、故事)
4、事实(噱头、小道消息、八卦、内幕)
5、赞扬(巴结、肯定、表扬)
(二)善用语言艺术
高效能人士应当注意培养自己使用语言的艺术。语言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一个语言艺术造诣较深的谈话者需要多方面的素质,如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广博的知识和扎实的语言功底。那么,作为一名高效能人士,应当如何成功地运用语言艺术呢?
1、幽默法
幽默是人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既受之于天又谋自于心的特有秉性,它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润滑剂。有了它,便能冰释误会、稀释责任、和缓气氛、减轻焦躁、缓冲紧张;有了它便能使陌路人相识、孤独者合群、对立者化友。
如果您能使一个人对你有好感,那么也就可能使你周围的每一个人甚至是全世界的人,都对你有好感。并不是要你到处与人握手,而是以你的友善、机智、幽默去传播你的信息,这样时空距离就会消失。(黄渤百花奖主持的视频)
2、含蓄法
语言的含义实际上往往是极其模糊的。有时,我们运用不确定的,或不精确的语言进行交际、公关,常常可以收到精确语言难以达到的效果。当然,模糊语言也需慎用。(**总到校检查会议安排)
3、“装饰”你的声音
声音以及语速语调在我们日常的交谈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语调可以增强一个人谈话时的魅力,一些人说话,声音微弱低沉,模模糊糊,吞吞吐吐,容易给人一种怯懦的感觉,这样有损于自己的形象,也不利于所讲内容的正常表达。声音是交往的最重要的手段,正如姿态一样,声音也向别人表现着自己。你可以用录音的方式,把自己的话录下来,然后进行下列检查。
1.你是否说得太快?如果是,可能会给听众一种神经质的印象。2.你是否讲得太慢?如果是,可能会给听众一种你对自己所讲的话话缺乏把握的印象。3.你是否含糊其词?这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明确标志。4.你是否用一种牢骚的语调说话?这是一种自我放任和不成熟的标志。5.你的声音太高而刺耳吗?这是神经质的又一种标志。6.你用一种专横的方式说话吗?这意味着你固执己见。7.你用一种做作的方式说话吗?这是一种害羞的标志。
在语言表达中,你是否存在着以下这些缺点呢?1.口头语太多,而且总是把一句话重复了一遍又一遍。2.一说话,就摆官腔,一股子居高临下的官派语气和作风。3.语调酸味十足,拿腔拿调,哗众取宠,令人作呕。4.与人交谈总是前言不搭后语,含糊其词。这些缺点常常会给人以最直接、最明显的感觉,因此,需要你在工作实践中改正这些缺点,这不是轻而易举能够做到的,一定要有耐心,不断努力。(教师的基本功)
4、如何化解分歧
谈话中往往会出现分歧,尤其是在涉及利益纠纷的时候。一个高效能人士应当善于处理谈话中产生的分歧。对于分歧,较理想的结局就是能使双方都满意,出现所谓“化干戈为玉帛”的局面。争取这种可能性的前提就是双方的积极沟通,运用倾听的技巧和应答的技巧,理解彼此的需求,分析矛盾的原因,寻求解决的方式。
面对分歧,人们首先应判断它是不是真正的分歧,看一看表面现象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有时它们之间的联系并不十分清楚,需要通过交谈和倾听,去了解对方的真实要求。当我们仔细倾听时,会发现有一部分问题只是思想情绪问题。比如是领导关心不够,内心苦恼无处诉说,所以用一些过激的言辞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需要注意的是,了解了对方合理的想法,就应该尊重它,这是共同合作的起点。实际上,通过倾听与交谈,彼此不仅明白了分歧点,也明白了问题的原因与希望达到的目的。我们的目标是解决分歧,不是评价他的想法。所以,我们应当尽量避免使用评价性的语言。断定性和评价性的语言,容易限制人的思维而放弃探求更好的解决方式。我们应诚恳地讲明希望合作的愿望,并激发彼此的想象力,只要双方都有合作解决的诚意,共同满意的解决方法还是可以找到的。(倾听与欺骗、请假事由、断官司)
5、巧妙地拒绝
一般来说,在交际中能随和、恭顺、敦厚总是受人欢迎的。但是这些优点如走向极端,也会变成人的弱点。生活、工作中有很多需要说“不”的时候,如果不敢在分歧时大胆表明自己的态度,给予回绝,那么,你就很难成为一名能够把握自己工作重点的高效能人士。喜欢被别人赞赏是人的本性,但如果处处以别人是否满意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就失去了自我的价值。有人在交往中为博得他人的好感,不惜时时放弃自己的立场,避免冲突,事事赞同,唯唯诺诺,结果非但没有得到别人的欢心,反倒时时受到轻视,自己内心又受着不情愿屈从的折磨,真是内心苦楚无人知晓。所以说,一个懦弱的人没有勇气拒绝别人时,他就渐渐地失去了自己,然后又失去了别人。他就会被生活一次次推入新的矛盾的漩涡中去而不能自拔。一个人应该明白他必须学会拒绝,才能赢得真正的友谊、理解和尊敬。一名高效能人士尤其要学会拒绝的交际艺术。(态度诚恳、意思明确、合理建议、讲明处境、声明利害)
(四)及时和同事及上下级交流工作
正确处理自己与上下级各类同事的关系,及时和同事及上下级交流工作,是高效能人士的一项重要习惯。做到上下逢源,正确处理“对上沟通”,与同事保持良好的互动交流是我们提高工作效能的一个关键。
1、做好“对上沟通”
许多人因为和自己的上司无法相处,或者因为觉得老板愚蠢至极而在办公室里度日如年。很多人在公司或在自己同事的周围讲过有关老板的笑话,这些错误的做法容易让人形成一种思维定式,不自觉地将自己放在老板的对立面,进而引起一系列“对上沟通”的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个人没有对老板形成一个正确的认知态度,因此也就造成了一系列“对上沟通”的障碍。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摆平心态,学着体谅老板,学会站在老板的角度上看问题,这样才能在公司与老板和睦共处。
(角色定位、性格风格、利益为先、主动汇报、语言习惯、改进意见)
2、及时和同事做好交流
一个高效能人士要成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并要努力工作,但是成功与否同时也取决于自己能否与周围的人形成良好的关系,这对于我们交流工作,建立和谐的工作氛围至关重要。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工作效能以及职业生涯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尊重有礼、理解同情、接受、耐心、守诺、感恩、协作、双赢、热情、谦虚)
3、如何与下级沟通工作
相当多的上司都是追求完美的人,总希望布置给下属的工作能够及时、有效地完成。事实上,凡事都要求百分之百完美也是作为领导的一个缺点。因此,作为上级,当你的员工已经做得非常好的时候,你要加以肯定,因为肯定你的下属,也是肯定你自己。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