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能源部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动力能源部在集团公司党委的领导下, 紧紧围绕集团公司“打造一流机场集团,致力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典范”的工作目标,坚决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在疫情防控、T1转场、安全工作、登机桥远控、绩效管理、充电桩以及登机桥监护模式调整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年具体工作如下:
一、有效的组织疫情防控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动力能源深入贯彻集团公司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细化措施,动员全体员工开展疫情防控,认真做好了各项疫情防疫工作。
一是结合新冠病毒通过空气传播的特点与部门防疫工作重点,高度关注航站楼空气质量。在疫情期间,运行期间采用全新风模式进行强制通风,新风阀开度为100%,新风量达到15.5万M3/H,另外,航站楼自动门出入口小时通风量约8万M3/H,航站楼总计小时新风量约23.5万M3/H,人均新风量约40M3。夜航结束后开启全部气动窗(450扇)进行半小时自然通风(通风量约1000万 M3/H,航站楼容积约328万M3,约合每小时换气3次)。每天中午、晚上择机开启局部气动窗进行自然通风半小时。上述措施确保病毒不在航站楼通过空气传播。
二是加强空调设备消毒,杜绝传播的可能。航站楼每个空调箱内均配有紫外线消毒灯,24小时持续运行。每个月使用复合季铵盐消毒液对空调箱、风机盘管的过滤网及设备本体进行消毒。
三是做好防疫物资的购置、配备工作。部门在疫情初期,防疫物资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多种渠道,自行购置防疫物品,为一线岗位配备了充足的防护服、口罩、消毒液、喷壶、酒精等防护用品,尤其针对廊桥监护做为与旅客近距离接触的的一线岗位,确保防疫物资充足,做好员工的自身防护工作。
四是高度重视外地返宁员工、外包单位人员的管理工作。疫情期间外地返宁员工上报春节期间所在地区、有无接触史并测量体温,确认无异常后方可上岗。外包单位返宁人员在南京驻地自行隔离14天后方可正常上班。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利用钉钉平台建立外来施工复工审批流程,确保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高效的开展复工复产。
二、全力以赴做好T1航站楼投运工作
T1航站楼投运,这是2020年南京机场一项重大任务,作为承担机场后台技术支持部门,积极主动落实T1航站楼投运各项准备,完成了大量的供电、暖通空调、行李、廊桥及各类机电设备的调试、接收等任务。
一是部门领导高度重视,深刻领会和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党委决策部署,及时进行分析研究,组织召开动员大会落实工作安排,预想在前,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置T1航站楼投运准备工作。为了便于工作和信息联络,部门还建立了T1投运工作群,随时随地进行工作布置和实施信息反馈,及时掌握各设备系统的工作进展,保证了各项任务的有效落实。
二是面对T1航站楼投运时间紧、任务艰巨,又要确保T2航站楼正常保障不受影响的实际情况,部门及时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项工作小组,交任务、压担子,精心做好设备系统调试和接收,为T1航站楼顺利投运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各专项工作小组积极行动,加班加点深入施工现场,边学习、边熟悉新设备、新系统,了解掌握设备系统工作性能,多次组织模拟演练查找问题和不足,及时与厂家人员进行沟通整改,专人跟进整改效果,做到发现一项解决一项,不给T2转场留隐患。
三是针对T1航站楼大量设备系统的调试、接收任务,以及各种困难和压力,为保证各项任务圆满完成,部门依据各系统情况,采取不同的加班模式,全体员工顾全大局,党员骨干勇挑重担,上下团结一心,彰显了为T1航站楼投运做贡献的浓厚氛围。
四是T1航站楼开通,双楼运行保障,廊桥数量增加70%,面对人手紧缺的问题,部门在廊桥监护的岗位上倡导运用无人监护模式,从而减轻人手不足的压力。部门在可行性方案上进行了充分调研,和首都机场,广州白云机场的无人监护模式进行学习,周密考虑,对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假设和并且提出解决方案。在技术上,部门在T1的剪刀口处安装了无死角可视对讲,以方便员工在后台做到监控以及给未有通行门禁的人员开门,接下来,部门将对实施性方案做好进一步的计划。
三、扎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一是在安全管理建立以安全目标、安全绩效两个抓手的管理架构,纯操作类岗位通过安全目标分解将各类目标分解到岗位具体的关键环节,同时在安全绩效上监测到关键环节,维修类岗位在安全目标测量上将关键设备故障次数纳入过程目标,同时在安全绩效上监测到故障次数。
三是对重点设备进行故障分类统计,明确改进重点,共性故障通过技改解决。部门对廊桥设备故障从2015年开始统计分析,到2019年年底共统计各类故障32种,发现共性故障7种,针对这些故障,部门组织开展技术改造、进行全面改进,在随后的故障分析中,这些故障几乎未再发生。
三是高度关注重点安防区域的安全管理。部门供电小区、供水小区、锅炉房均为重点防恐单位。在日常工作中,部门加大对当班人员的日常抽查,督导当班人员做好每日巡查、对安防设备的试验,做到有异常必到现场查看。
四是加强危化品的管控。通过开展“以诚信促法制、以规章保安全”的危险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各相关科室对照《危化品目录》调查本科室危化品,形成部门危化品汇总表。同时部门要求各科对存放危化品做到按规定摆放、安全责任人明确、确保管理责任到人。
四、不断完善安全绩效
部门在2019年推行安全绩效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部门安全工作重点,选择安全风险最大的岗位——廊桥操作监护岗位的安全绩效进行完善、提升。
一是廊桥科安全绩效监测方案里新增月度个人评估内容,根据每月检查的情况对操作监护员的个人安全状态进行打分,更加清楚了解人员在岗的工作状态及按章操作情况。对每月监测出的问题汇总分析,针对问题较多者展开专项教育,并在次月监测中多加关注,跟踪其整改情况。
二是针对部门安全重点岗位——廊桥操作监护岗位开展安全关键知识点竞赛,提升岗位人员安全关键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精准建立30题的题库,随机考20题,对考试前十名人员进行奖励,促进人员对操作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
三是到今年下半年,国际、国内航班逐渐恢复,航班量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廊桥科在科、队级检查方案中每个检查时间段的范围比较广,造成在检查时对早航班和大夜航航班的检查数据较少的问题,进一步细化检查时间段,严格按照安全绩效监测方案实施要求开展检查,满足人员、桥位和时间段的覆盖要求。
五、持续推进技术专项工作
一是对登机桥远程操作开展研发。部门于2019年3月启动了“登机桥远程操作研发项目”,至2020年1月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接靠模拟舱门成功。4月,6台登机桥群控和切换程序在仿真器和模拟实验平台运行均测试成功,目前技术状态可靠稳定。目前是利用现代化控制技术和有线网络技术,在登机桥设备原有安全框架基础上,将登机桥现场操作“一人操作一桥”模式,变为操作员在远程操作室进行“一人操作多桥”的集控方式,大大提升了登机桥远控的操作效率。
二是敢于担当,积极推进机场充电设施的规划安装,确保机场场内特种车辆平稳更替,为推广使用新能源车辆奠定基础。为满足机场新能源车辆不断增加的需求。我部今年首先梳理了机场各个部门及驻场单位对新能源车辆(电动车辆)对充电桩的需求,结合现在机场电源布局情况及充电桩需求情况,对充电桩部署进行了分期规划。同时配合设计院完成了机场充电桩工程的设计,为机场充电桩招标提供技术支持,初步建立了充电桩内部使用管理,相关工作流程。
三是以项目为载体,广泛开展PLC(可编程控制器)技能竞赛,不断提升部门技术能力,为设施、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利用疫情生产量低的时间先后组织开展母联开关的自动运行控制、水泵控制系统、冷却塔风机控制、油烟管道浓度智能检测控制、行李输送线PLC电机等5个PLC竞赛项目的赛前训练,大大提升了员工对PLC的掌握程度。
六、党建工作
一是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做好疫情防控。在疫情面前,党总支始终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1月31日召开了疫情防控安排部署会议,制定部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动力能源部防疫工作,全员开展卫生整治。
二是开展“疫情航班我先上”宣誓活动。2月4日,廊桥科党小组号召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在关键时刻要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所有党员在党旗下宣誓“疫情航班我先上”,彰显党员守初心、担使命、当先锋、做表率。在党员的带领下廊桥科共保障疫情航班600多架次,5名操桥员因密切接触疑似旅客居家隔离14天,隔离结束后回到岗位继续战斗,全科无人被感染新冠病毒,为打赢防控阻击战的做出了贡献。
三是注重在一线队伍中发展年青党员,重点培养群众基础好、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技术骨干,从源头上保证党员队伍的质量,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今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党员发展对象2名、预备党员2名。预备党员转正2名,收到入党申请书2份。
四是了解员工需求,真心关爱员工,提前谋划为在T1航站楼投运前配置各种生活用品,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解决员工后顾之忧。
七、存在问题
今年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突破,但同时也在前进过程中发现了所存在的问题。一是在技术上需要继续提升,面对新型的设备,部门要加快人才的培养,以攻关项目搭平台,促进技术积累,不断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技术能力。二是要加强基础工作,完善基本细节工作,加强工作作风,遇到问题不推诿,提高执行能力,从多方面解决问题。
动力能源部
2020年10月2日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