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范文

某村民的脱贫故事

时间:2024-12-28 18:49:04
某村民的脱贫故事(全文共1481字)

一勤天下无难事

——西乡县堰口镇罗镇村朱龙保的脱贫故事

谷雨前后,是茶叶采摘的黄金时节。此时采摘的茶叶质优、价优,很受消费者青睐。4月14日上午,西乡县堰口镇罗镇村三组朱龙保家“铁将军”把门,只有一条小黄狗和过往的路人打着“招呼”。

“我在地里摘茶,马上回来。哦,你要到茶地里来,也行,离我屋里不远,就从门前哪个小斜路下来就看到我了。”电话里传来朱龙保爽朗的回答。

没走几步,抬头碰见朱龙保的老母亲刘秀明,她拄个小竹竿提着水壶正给棚里的小秧浇水。“朱龙保在地里摘茶,我给你们指路。”顺着老人手指的方向,向下走了七八分钟,看见戴着草帽、穿着迷彩服在茶园里摘茶的朱龙保。

朱龙保今年49岁,家有 3口人。母亲今年74岁,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儿子现在上初三,女儿已嫁到外镇。十年前,媳妇因为受不了家庭的贫困,外出打工后与他离婚。他一个人既要伺奉年老多病的母亲,又要养育一双儿女,一直住在罗镇村三组路边的的两间土坯房中,生活很困难。

堰口镇罗镇村是四个自然村合并形成的行政村,全村共265户贫困户,贫困发生率49%,是西乡县9个深度贫困村之一。2016年以来,省市县加大脱贫攻坚工作力度,罗镇村通过完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大力实施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落实创业就业、医疗兜底保障各项政策,通过三年的努力发生显著变化, 2019年12月顺利通过了省上的第三方评估,实现了整村脱贫。国家扶贫政策惠及全村每一个人,朱龙保家门前的土路原来只能通三轮车,现在变成了4.5米宽的水泥路,原来的两间土坯房变成了崭新的砖木房屋,自来水也接到了家门口。

茶叶是罗镇村的主导产业,全村有1100亩茶园,户均2亩多。朱龙保家原有5亩茶园,2018年又新栽了6亩无性系良种早熟茶。“今天是开园摘茶第十二天了,中间下了两天雨,其他时间天天采。刚开始几天价钱好,卖60元一斤,但一天只能摘两三斤。这几天一天一个价,昨天20元一斤,采了多半天卖了128元。鲜叶不愁卖,胡氏茶厂、黄龙茶厂都在大量收购,每天都能卖个一百五六十块钱左右。”朱龙保一边和我们说话一边利麻地采着茶。“茶叶一般都要采到小满后,还能摘一个多月,越到后边越便宜,只卖几块钱一斤,但一天能采几十斤。这一季我的茶叶估计能卖五六千块钱。”

“每年这一段时间主要是采茶卖。大部分土地都种茶了,留了点地种点包谷、洋芋和小菜,今年育了1亩多田的小秧,栽1亩多谷子,够一家人吃了。平时基本没得歇气的时候,遇到下雨天就在屋里伺候牲口,去年从村互助资金协会贷了5000元贴息款,养了两头牛,年底卖了一头,卖了8500元。圈里还有一头母牛,再过一个多月又要下了。”朱龙保兴奋的说。“一头小牛,喂上半年,最少能卖四五千元。本来还想买两个猪崽喂着,但最近价钱太高,不划算,过一段再说。”

因为74岁的老母亲有高血压和冠心病长年服药需人照顾,朱龙保无法外出打工。村两委会给他申报了保洁员公益岗位,负责打扫村委会到三组约800多米的通组路,每逢农历三六九上岗。他很珍惜这个岗位,工作尽职尽责,儿子周未回来也帮着打扫。“现在国家政策太好了,我妈一个月买药要花一百多,慢病每月能报销100元,有时我只需出几块钱。去年住了一回院,总共自费也只交了100多元。她每月还有养老金118元、高龄补贴50元,加上我保洁员工作资每月600元到月底就到帐,我们一家人都够用了。”

朱龙保的小儿子朱万林在堰口九年制学校上初三,除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外,每学期享受寄宿生生活困难补助625元,中午还有免费营养餐。说到儿子,朱龙保眼里充满希望。“他已经复课上学第二周了,学校伙食好,有时候一份饭不够,我就让他吃两份,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在乎这点钱。等他高中毕业,要是考上好大学更好,要是考不上,让他去学个技术,有技术到哪都能挣到钱。”

“我现在的帮扶人是县巡察办的邓主任,我去年已经脱贫了,但邓主任说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一勤天下无难事。去年上半年我栽了5亩雷竹,活得好得很,有些已经发笋子了。前年栽的6亩早茶活了有八成,明年就能采了,肯定能卖个好价钱。今年八月十五之前我要把缺的苗补上。村上分给我的路段我一定打扫干净,有空再去打点零工,生活肯定会越过越好的。”谈到未来,朱龙保充满信心地说。

《某村民的脱贫故事(全文共1481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