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计划

新时代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4-09-20 22:10:00
新时代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全文共3079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如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当前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让精神文明唱响乡村振兴战略主旋律,让文明、文化塑造农村的“精气神”,是新时代农村发展的题中之义。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把乡风文明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标志和重要保障,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二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质量;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就东宝区来讲,仍有10万人长期生活在农村,没有农民、农村的小康,就没有东宝的全面小康;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没有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全面小康就不可能实现。 

三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农村,不仅是农民群众的期盼,也是城镇居民的向往。我们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农民在参与中提升幸福感,在奋斗中增强获得感,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四是推动东宝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快建设江汉平原“四化”同步发展先行区和全省县域经济强区、建成全省县域经济新增长点是八届区委为东宝发展勾画的宏伟蓝图。实现东宝高质量发展,既要有城市发展高质量,也要有农村发展高质量。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振农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培育乡村好风尚,是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和农村发展高质量的内在要求。 

二、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干部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软任务”,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态;部分干部存在模糊意识,认为经济上去了,精神文明建设自然而然上去,先把经济抓上去,再抓精神文明也不迟;部分干部觉得物质条件差,思想工作难做,精神文明不好搞,应付了事。

二是阵地建设滞后。主要是一些基层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不够,加之受经济条件制约,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投入较少。部分镇、村无正规专门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文化活动室,设施不齐、设备老化占绝大多数,且没有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农村文化生活单调。

三是农民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不够高。多数农民认为,现在搞的是市场经济,就是要想方设法多挣钱,精神文明建设无足轻重;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有文化人干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主要原因是基层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工作方法不对路,没能充分调动起农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正能量宣传融入互联网还不够。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主要通过手机浏览网站和新媒体,现在农村也是这样,但是,现在部分镇、村在新媒体传播平台上做的还不够,还没有建立本村村民的微信群为自己所用,甚至有的干部还不会使用微信,更别说掌控舆论,凝聚力量,传播正能量。

三、新时代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一是加大户外公益广告宣传力度。镇、村要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型户外公益广告,每个村至少设立1块以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永久性宣传牌,制作一批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和一批“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及遵德守礼标牌,让正能量充满镇、村的每个角落。二是加大理论宣讲百姓宣讲力度。镇、村要组建宣讲员队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基层宣讲活动,活动要覆盖所有村组。要通过评选农村道德模范和乡贤,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教育引导农民弘扬践行助人为乐、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三是加大新老媒体宣传力度。镇、村新老媒体要开设“践行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专栏,经常性报道群众身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类先进典型、好人好事,做大做强正面宣传流量。

(二)坚持抓农村精神文明阵地建设。一是要建设微信宣传阵地。互联网时代,手机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每个镇、村都要建立本辖区的微信群,让群众进群入圈,通过微信群来传播正能量,发挥其一键转发,跨平台传播,极速蔓延的强大的宣传功能,广泛凝聚社会正能量。二是要建设乡村“道德文化墙”。要把“文化墙”作为美化乡村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各村不同的特点,在文化广场、主干街道两侧的墙壁上,把孝老爱亲、健康文明的故事制成一幅幅鲜活的图画和文字,构筑一个个文化长廊,彰显乡村文明新风尚,倡树正能量。三是要管好农家书屋。加强各村农家书屋的常态化管理,落实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借阅制度、管理员岗位职责等三项管理制度,实行免费借阅和免费开放。要自觉查处抵制内容低俗下流、恐怖残忍、易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出版物。

(三)坚持抓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开展。一是要经常组织群众文化活动。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民俗文化活动,让传统节日更富人文情怀,让乡村生活更具情感寄托。注重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农耕文明遗存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农业农村现代化成为有根有魂的现代化。 二是要发掘农村文化资源。发掘整理推广各地农村历代保留下来的乡规民约、族规家训、文史典籍,延续传统乡村文脉,培育富于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乡贤文化。加大对古镇、古村落、古建筑、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的保护力度,深入挖掘具有农耕特质、地域特色、个性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三是要建设文体骨干队伍。村村都要明确文化体育社会指导员,适时组织他们学习培训,加大培养文化示范户、民间剧团力度,村村建设一支农民身边不走的文化队伍,教育引导他们自觉清理抵制各种场所的淫秽、低俗的演出活动。

 (四)坚持抓农村各类先进典型选树。一是要做好先进典型选树关爱工作。积极申报推荐各类先进典型,做好身边好人宣传,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进行帮扶和走访慰问,在全社会树立“好人有好报”的舆论导向。二是要发挥先进典型带动作用。在各村建设“好人榜”“善行义举榜” “最美家庭榜”等宣传阵地,组织先进典型评议会,传播先进典型事迹,评议身边的文明行为与不文明现象,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三是要做好“最美乡村”、“最美院落”创建。要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改水、改厨、改圈等工作;要组织农民群众从房前屋后做起、从不文明习惯改起,自己动手净化绿化美化家庭院落和公共空间;要组织开展“最美乡村”、“最美庭院”创建活动,培育农村家庭成员的生态意识、文明意识,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活动。

(五)坚持抓不良风气专项治理。一是要破除封建迷信活动。清除和取缔在城乡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的固定场所和沿街算命的游摊,加强对参与封建迷信人员的宣传教育,打击巫婆、大师、算命先生、神汉等利用封建迷信活动骗取钱财坑害群众行为,治理乱建寺观教堂现象。二是要做好农村反邪教工作。组织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引导群众理性参加宗教活动。要以“去商业化”为重点,做好佛教道教工作。对党员群众涉邪教问题开展分类处理,积极、持续、稳步开展转化解脱工作。三是要倡导红白喜事简办新风。推进移风易俗,树立乡风文明。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示范作用,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加强管理服务,合理约定红白喜事消费标准、办事规模和礼仪模式等,抵制陈规陋习,淳化乡风民风。

(六)坚持抓农村志愿服务。一是要大力宣传。大力弘扬乐善好施、“亲帮亲、邻帮邻”的中华传统美德,广泛普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现代志愿文化。二是要建设队伍。加强基层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完善注册管理制度,建立覆盖到各村组的志愿服务工作网络,做到村村有志愿服务组织。三是要开展活动。坚持以“邻里守望”为主题,组织开展亲情抚慰、学业辅导、技能培训、扶贫帮困等志愿服务活动,推广低龄老人帮高龄老人、轮流巡逻守平安、结对帮扶献爱心等志愿服务模式,培育精准扶贫、科技兴农、文化惠民、留守儿童关爱等一批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推动农村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新时代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全文共3079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