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计划

村官村情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时间:2025-01-25 07:11:31
村官村情调研报告(精选多篇)(全文共10829字)

第一篇:村官村情调研报告

一、柴湾村基本村情

1. 柴湾村概况

新安县磁涧镇柴湾村是洛阳市新农村建设市级示范村,位于磁涧镇北部,东至洛新开发区,西接礼河村,陇海铁路和磁五路分别以东西向和南北向贯穿我村,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有5个自然村,14个村民组,485户,总人口1935人,土地面积总计约2300亩,其中耕地面积约1700亩。201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56万元,人均年收入4100元。全村共有党员56人,村双委成员5人。村中第一大姓为孙家,第二大姓为党家。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户约占2%。村里大部分青壮年外出经商或务工。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在本地和外地打工赚取。村中主干道为水泥路。全村有小学1个,在校学生近300人,教师18人。

柴湾村一直坚持“放开、扶持、搞活”的方针,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村共有11个水泥预制板厂,是新安县最大的水泥板生产集散地,并成立了水泥板行业协会。村双委计划今年进一步突出柴湾村水泥预制板生产能力强的优势,力争年内形成规模效应。

2. 历史与自然状况

柴下河湾处有良田数百亩,土地肥沃,本村因此得名“柴湾”。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柴湾的山里没有住着神仙,河里也没有住着龙王,却也照样有她不俗的名气和灵气。 村北直面人称“生在苏杭,葬在北邙”的邙山。涧河这颗璀璨的明珠从村南绕村而过,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柴湾人。

村中铁路以北,有一古寺遗址,古名南泉寺。传说有一高僧,云游到此,坐地休息,凿井得泉,泉水清冽,乃诛茅建法,建立寺庙。因寺在泉南,故名南泉寺。汉武帝东巡东都经过此地,遂进寺上香,后普降春雨,百姓甚喜。

古寺遗址不易寻。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百转千回,曲径通幽,于层峦叠嶂、茂林修竹处方见南泉寺。正是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南泉。朝听晨钟,夕闻暮鼓。古时鼎盛时期,钟鼓之声,远闻数里,常年香火不绝。南来北往的香客不惜舟车劳顿,纷纷前来上香许愿。

3. 基层组织建设

柴湾村双委在村支书孙仓、村主任邓和平的带领下,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成绩斐然。全村共有党员56人,村双委成员

5人,“双强”党员17人,多次荣获省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和“五好”党支部称号,柴湾村也成为新农村建设市级示范村。村双委班子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努力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多次被磁涧镇党委副书记王三虎誉为“磁涧镇最团结的村级领导班子之一”。

柴湾村双委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采取多项措施,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努力为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兴村”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全面深化了本村党建的“三级联创”活动。

2)扎实推进了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

3)健全村干部管理机制。在干部的管理上,柴湾进一步规范了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培养发展制度、党费收缴制度、坐班督查等制度,使村组干部的管理进一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4. 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柴湾村双委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以来,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切实改善柴湾村生产生活条件,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使柴湾村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在发展经济的同进,以创建文明村为契机,人民的文化意识不断提高,逐步开始形成和谐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2014年以来,村双委抓住“村村通”机遇,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投资30万元,新修水泥路面2公里;为了解决群众浇地难的问题,筹资10万元兴建一眼排灌站及渠道硬化配套1公里,可浇地面积500亩;投资4万余元整治公路,硬化边沟xx米;多方筹资投入教育基础工程,投资3.5万余元,对校园实施绿化、硬化,完善配备了桌椅、电脑、图书、仪器等,使办公条件明显改善,使教育、教学质量年年上台阶。柴湾小学原来排全镇第25名,现在进入前10名。

实现了广播、电视入户率达99%,特别是有线电视光纤入村,入户率达到50%以上。村里设立了卫生室,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

柴湾在县组织部援助下投资20万元建造一座两层村委办公大楼,现已投入使用,改变了原村室破烂不堪的旧面貌。除了植有护村林环卫全村外,柴湾还不断加大绿化家园的力度,在主干道两侧又种植了2排树木。路旁共新植树木xx余株,使柴湾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磁涧镇退休老干部孙云照,古道热肠,关心家乡柴湾的建设,积极响应村双委的号召,带头把多年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数万元捐献出来,购买水泥约100吨,带动广大村民踊跃捐款,修水泥路近1公里。

村村通公路已经实现,组组通公路已经部分实现,并将全部实现。村双委已将修路纳入本年发展规划

第二篇:胜山头村大学生村官泥腿子村情调研报告

2014年胜山头村村情调研报告

根据我市开展“践行群众路线、争当泥腿子村官”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前阶段的走访和了解,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形成如下村情调研报告:

一、胜山头村村情概况

胜山头村位于慈溪中北部,地处胜山镇中心,东靠全国闻名的胜山服装布料市场。胜山头村由两个自然村(胜山头村、山后村)合并而成,全村行政区域总面积2.5平方公里,总人口3954人,总户数1354户,31个村民小组,党支部由4人组成,村委会由3人组成,其中交叉任职1人,全村党员110人。全村有95%的村民从事布料经营、服装加工等第三产业。2014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3.8亿元,村集体可用资金收入41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2014元。

二、存在问题

1、在国家惠农惠民政策落实过程中,部分群众觉得民政救助工作不够透明化,信息不畅,相关的救济申请条件并未公示出来,群众意见较大。

2、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不大,推广工作滞后。由于村级农技推广人员素质偏低,甚至没有接受过培训,得不到专业的技术指导,无法保证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改进,增产增收,主导产业不明显。

3、村内道路卫生较差。在走访过程中,进入村内就可见到道路垃圾和生活垃圾,群众介绍说环境卫生问题一直都存在,影响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

4、文化娱乐活动较少。村落文化活动广场已建成,但因基础设施欠缺、活动器材不够多,不能正常开展活动,群众渴望健身娱乐活动,得到精神慰藉。

三、原因分析

1、与群众交流沟通不够。国家惠农惠民政策 ……此处隐藏6286个字……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本村的一些不足,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制约本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交通不便,从本村通向其他乡镇的公路,目前大都路面已经坑坑洼洼,而且道路曲折狭窄,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出行和工业车辆的出行,严重地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资金、销售等因素制约,没有形成规模;医疗卫生方面落后,医疗队伍整体水平不高。这一系列的原因,是制约本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4、 基层组织建设

村党支部书记职责。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下,按照党支部党员大会的决议,负责主持党支部的日常工作。负责召集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党员大会,结合本村的具体情况,认真传达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议,指导、研究、安排支部工作,将支部工作的重大问题及时提交支部委员会和支持大会讨论决定。了解掌握村干部党员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检查支部的工作计划、决议的执行情况和出现的问题按时向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和上级党组织报告工作。经常与村二委会成员保持密切联系,支持他们的工作,协调好本村内部党支部与村委、经联社、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关系。抓好支委会的学习,按时召开支委会民主生活会,加强团结搞好一班人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支部会的集体领导作用。

宣传委员职责。了解党内的思想情况,提出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拟定和提高学习计划的建设。组织党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政治时事、政事和党章、党的基本知识。根据上级党委指示,围绕每个时期的工作任务开展宣传、推动工作。指导本单位的群众学习技术、文化知识,组织本村开展文化体育等各种活动。

村委会主任职责。带头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村党支部的各项制度,拟定发展本村经济的规划,全力以赴抓好村级经济工作,做好本村农村各项设施建设,坚持做好村级财务每年收入平衡,略有余。团结好村委一班人,做到作风正派,奉公廉洁,使经联社、妇代会、民兵、共青团各级组织在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抓好全村农业生产工作,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效益农业,及时掌握农业信息和农业新技术,做好三农服务工作,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山林管理,努力开发山林资源,发展效益林业,增加集体收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做好各企业与职能部门的协调工作,大力招商引资,规范好企业合同签订工作,督促各企业及时上缴(内容来源好 范文网:WwW.)各种应收款项;积极推进各项公益事业的发展。抓好计划生育、土地管理、人民调解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及实施,努力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组织好村民小组组长的学习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和生产生活技能,及时调解存在的实际问题。

村党支部工作职责。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及本村党员大会的决议,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为指南。讨论决定本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和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村合作社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作出决定。领导和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领导村民委员会、合作社、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组织,支持和保证这些组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各自的章程充分行使职权。抓好支部委员会的自身建设,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负责对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做好培养发展新党员工作。负责村、组干部和村办企业管理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抓好本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工作。

二, 工作计划

村委会成员在支书王甫汉和主任王俊松的带领下,努力学习科学理论,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村村委会成员6人,其中大学生村干部1人。村委会班子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分工明确,圆满完成村里的各项工作,多次受到乡党委的表扬。

针对本村的具体情况,认真的分析了限制本村发展的瓶颈,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工作:

1、 完善村级公路的修建,地面全面硬化。为本村的经济发展打好地基,铺平道路。

2、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集体经济。由于结构、资金、销售等因素制约,没有形成规模,所以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先进人才,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3、 加强医疗水平和医疗队伍的建设。医疗事业关系人们的健康,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三, 具体工作计划

1.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集体经济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寻求有价值招商线索。鼓励引导自主创业,发展外放型高效农业,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和就业,解决我村出现的空巢现象、留守问题以及农村人才缺乏问题。积极排查招商引资线索,寻找好的招商信息平台,要鼓励优秀青年创业,以一带百,全民致富。

本村几乎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村级财政情况窘迫,无疑直接影响到我村的发展,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和公用事业的进行都因资金不足而搁浅。建议考虑筹建村办创业项目,由村委会和村民共同参入股份,这样既可以增加本村的财政收入,也可让广大村民共享发展成果,走共同富裕之路。

2. 培训党员

建议大力宣传鼓励、引导农村青年、致富能手、回乡退伍军人和大学生积极加入党组织,不断壮大党员队伍,为基层组织注入新鲜血液,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把一些有知识、有文化、工作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事业心强的年轻人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去,增强我村基层组织活力,更好地与时俱进。

3. 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

今后我会充分利用好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实施“对口培训”。对本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定期组织收看,为党员干部播放政教视频,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加强其对农业科技、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指导农民观看种植、养殖科教视频,用科学知识与“土”经验结合发展生产,促进农民增收。

4.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除了电视和远程教育平台外,村里基本上没有其他的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载体。村民劳作之余,只能请戏班,听听大戏,精神文化生活极为单调。建议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开辟村精神文明活动室和文体活动和健身活动场地,购置图书报刊供村民阅览,组织有技术的村民,办起各种编织、刺绣、木工等学习班,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让自己可以娱乐自己,既可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增长他们的致富本领,更好地促进我村乡风文明。

5.发挥优势,注意各类信息动态

及时收集各类科技、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作物销售渠道,及时发放到农户手中,教会他们用网络与外界沟通,开阔视野。

目前,在上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村干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委会正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本村实际情况的的发展道路。作为**村的大学生村干部,今后,我将继续扎根农村,为村委会建言献策,争当“学习型、勤政型、创业型、满意型”大学生村干部,努力作好国家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调查员、群众事务的服务员和远程教育的操作员,与**村的干部群众一起,掀开美好明天的新篇章!

**乡**村大学生村干部:李**

2014年10月23日

《村官村情调研报告(精选多篇)(全文共10829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