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精神文明之花,扮靓边疆民族校园
---长白县朝鲜族中学精神文明建设侧记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因此,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始终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推手,带动学校各项工作的进行。
一、着力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落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的前提。
二、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本目标的保证。
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更好的培育“四有”新人,而素质教育的落脚点应该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前提应该是人人成才,要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更高档次的教育。我校实行在初中控制流失生高中执行全额录取的制度,并制定高中三年控流奖励方案,部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参加体育美术音乐等特长生训练,大都能考取理想的大学。有些学生流失之后在社会混不好的时候又要返回学校继续学习,我们都给他们重新念书的机会。现在我校的大学毛入学率已达到70%以上,远远超过国家目标。极个别学生品质差,甚至跟教师发生过冲突,我们不但教育学生认识错误,就是错误全在学生的情况下,还要教育教师原谅和容纳学生。
我们特别重视对生活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除国家助学金外设立其它奖学金、教师和学生的捐款等,为生活困难学生完成高中学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每学期评选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班主任申报后由学校主要领导对困难生家庭进行走访,了解真实情况,最终确定分配人员和金额。我们早已承诺不会让一个学生因生活困难而辍学。不少学生得益于资助完成高中学业,考入大学学习或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其中有考入北京大学的农村学生李永洙、沈云龙,考入外交学院的农村学生朴玉兰等。
三、利用学校这一有利的文化阵地,努力完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一)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彰显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不断改进教学模式。
我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摸索,探究出符合我校实际的高效的教学模式,其中高中文科综合科的课程导入—看书领悟—探究讨论—巩固练习—批改反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是我校文科 综合科教学取得优异成绩的有效模式。这一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是教学中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更多的自主学习,做到真正掌握知识。我校文科综合科是白山市高中优秀教研组,多次获得全市文科综合科最高分和平均分第一的好成绩,2012年高考中我校政治又获全市单科最高分。2013年我校政治学科在高考中有17人进入全市前20名,只有第15、18、19名是并列的外校学生。2016年我校51名高考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各1人,文科重点进线率42%、理科重点进线率53%;二本进线率文科94%、理科100%。由于教学成绩突出,精神文明工作到位,目前我校汉族学生约占学校总人数的18%。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硕果。
随着落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我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民委和省政府授予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吉林省教育学会系统“先进集体”; “吉林名校 ”;吉林省“十一五”校本科研先进单位;吉林省教育科普“百佳先进学校”; 吉林省 “先进实验校”;白山市“十一五”教育科研“示范学校”;多次获白山市普通高中学科教学工作 “ 先进集体 ”;多次获白山市普通高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2011-2013年全县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这也代表着我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累累硕果。
长白县朝鲜族中学
文档为doc格式